微量元素锌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组织、器官和体液中。锌直接或间接参与核酸、蛋白质氨基酸等代谢过程,机体内有超过300种酶需要依赖锌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锌在维持反刍动物正常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1]。美国最新肉牛营养中锌的推荐量为30 mg/kg[2],防止生长育肥牛发生锌缺乏症并表现为皮肤病等症状。但是,实际生产中,肉牛日粮中锌的添加量为35~130 mg/kg[3]。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锌可提高肉牛的采食量,提高牛肉产出等级[4]。日粮添加60 mg/kg的氨基酸螯合锌可以在添加盐酸莱克多巴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肉牛生产性能[5],而改善生产性能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肉牛机体氮沉积[6]。也有研究表明,日粮添加锌对肉牛各项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7]。导致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试验使用的锌源不一样。不同锌源生物效价不同,因而适宜的添加剂量不同[4,8]。碱式氯化锌无氧化锌明显的涩味,在胃酸环境中解离速度慢,具有缓释功效,对维生素、酶制剂、精油、益生菌等破坏小,具有较高的生物学利用率。研究表明,有机锌与无机锌联合使用更能有效发挥微量元素的作用[3]。目前,羟基氯化锌与硫酸锌联合使用对肉牛的影响,两者的适宜组合比例未见报道。本试验在基础日粮添加硫酸锌的基础上添加羟基氯化锌,研究羟基氯化锌对育肥肉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和肝脏锌含量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为羟基氯化锌在动物日粮中的应用及降低锌排放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本试验使用的硫酸锌购自广汉吉隆达矿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羟基氯化锌(Zn5(OH)8Cl·H2O;ZnOHCl)由兴诺达瑞商贸公司提供,锌含量为61.09%。1.2试验设计试验选取体重(335.90±23.43)kg、日龄相近的川南山地黄牛32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山地黄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0组为对照组,基础日粮中硫酸锌添加水平为30 mg/kg;30,60和90组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30、60、90 mg/kg羟基氯化锌,该剂量参考Shaeffer等[8]研究结果。将4个处理组0.5%预混料配制好,再配制成4种全混合日粮进行饲喂。配方营养水平参照中国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按照体重350 kg,日增重1.4 kg进行设计。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8.007.T001表1基础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0玉米28.50综合净能/(MJ/kg)6.24麦麸8.00粗蛋白质/%13.44豆粕7.00酸性洗涤纤维/%17.32玉米酒精糟12.00中性洗涤纤维/%38.63碳酸钙1.50乙醚浸提物体/%2.56磷酸氢钙1.00钙/%0.92小苏打1.00磷/%0.45氯化钠0.50锌/(mg/kg)54.57预混料0.50白酒糟15.00稻草10.00皇竹草青贮15.00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VA 8 000 IU、VD3 1000 IU、VE 60 IU、Cu 10 mg、Fe 50 mg、Mn 40 mg、Zn 30 mg、I 0.5 mg、Se 0.2 mg、Co 0.2 mg。2.营养水平中综合净能为计算值,其余均为实测值。本试验在同富牧业农民合作社开展,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120 d,共计130 d。试验肉牛单栏饲养,试验前对场地进行消毒,并对试验肉牛进行驱虫。全程饲喂全混合日粮,精粗比6∶4,每天8:00和18:00按时饲喂,自由饮水。1.3测定指标及方法1.3.1生产性能牛入场后投喂对照组日粮。入场后第10 d清晨空腹称重,作为初重;第120 d清晨进行空腹称重,作为末重,并计算平均日增重。记录每天投料量和剩料量,计算平均日干物质日采食量。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ADFI)=(饲喂量-剩余量)/试验天数(1)平均日增重(ADG)=(末重-初重)/试验天数(2)料重比=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3)1.3.2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在正式试验期内,每2 w取试验日粮500 g,混匀后按照四分法收集日粮样品,利用密封袋保存,于-20 ℃冰箱保存待测。利用全收粪法在试验的第116~120 d,每组选取6头牛进行消化试验。收集试验牛粪便称重,按总鲜重的10%取样,每100 g加20 mL 10% H2SO4混匀,-20 ℃保存,用于检测粪便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质(CP)等含量。DM的测定参见AOAC[9]的方法;CP含量参照GB/T 6432—1994的方法,采用FOSS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ADF和NDF含量测定参考Van Soest等[10]的方法。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食入该养分的含量-粪中排出该养分的含量)/食入该养分的含量×100%(4)1.3.3屠宰性能因试验期结束,试验肉牛刚好可以出栏,因此将32头牛进行屠宰。屠宰前禁食24 h,断水8 h,称重,记录宰前活重。测定每头牛的胴体重、净肉重,计算屠宰率、胴体产肉率和净肉率。屠宰率=胴体重/屠宰前活重×100% (5)胴体产肉率=净肉重/胴体重×100% (6)净肉率=净肉重/宰前活重×100% (7)1.3.4血清和肝脏锌含量试验120 d晨饲前,颈静脉采血10 mL置于不含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中,-4 ℃静置30 min,1 500×g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分装,-20 ℃保存,待测。在肉牛屠宰过程中取肝脏约100 g,置于-80 °C保存待测。组织样品解冻后,去掉结缔组织,粉碎均匀。血清和肝脏样品中的锌含量参照GB/T 13885—2003方法检测。1.4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AS 9.4混合模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Tukey's法进行多重比较,对剂量关系进行线性和二次方模拟分析,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羟基氯化锌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羟基氯化锌对肉牛平均干物质采食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采食量随添加剂量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30组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羟基氯化锌对肉牛的平均日增重的影响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30组肉牛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8.007.T002表2羟基氯化锌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项目羟基氯化锌添加量/(mg/kg)SEMP值0306090处理组线性二次初重/kg335.20337.60338.40332.5022.230.9460.9750.958末重/kg498.40522.40513.60504.1034.170.6770.7860.676平均日增重/kg1.361.541.331.270.090.0740.3240.032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kg11.13b12.17a10.99bc10.38c1.570.0350.2560.014料重比8.187.908.278.170.940.4530.5330.342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或者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羟基氯化锌对肉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羟基氯化锌对肉牛日粮中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随添加剂量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30和60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8.007.T003表3羟基氯化锌对肉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项目羟基氯化锌添加量/(mg/kg)SEMP值0306090处理组线性二次干物质76.477.578.375.46.40.5460.6420.334粗蛋白质72.5b75.4a76.8a73.2ab5.90.0430.2350.013中性洗涤纤维56.456.657.256.33.70.3340.5630.376酸性洗涤纤维32.333.234.534.82.40.4560.3560.221%2.3羟基氯化锌对肉牛血清和肝脏中锌含量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羟基氯化锌对肉牛血清和肝脏中的锌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均随添加剂量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60和90组的血清锌含量均显著高于30组和对照组(P0.05);30组的血清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组和90组的肝脏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8.007.T004表4羟基氯化锌对肉牛血清和肝脏中锌含量的影响项目羟基氯化锌添加量/(mg/kg)SEMP值0306090处理组线性二次方血清锌/(mg/L)1.23c1.33b1.41a1.42a0.0880.0020.0230.003肝脏锌/(mg/kg DM)133.20b135.50b137.70ab140.30a8.4600.0030.0010.0012.4羟基氯化锌对肉牛屠宰性能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羟基氯化锌对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以及净肉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8.007.T005表5羟基氯化锌对肉牛屠宰性能的影响项目羟基氯化锌添加量/(mg/kg)SEMP值0306090处理组线性二次方宰前活重/kg458.5470.2453.2451.022.560.2690.4330.543胴体重/kg289.8290.1284.6284.610.230.1120.3420.343屠宰率/%63.263.462.863.13.220.3460.4350.547净肉重/kg227.0235.6226.1221.912.450.2740.3350.139净肉率/%49.550.149.949.22.340.2330.3320.2453讨论3.1羟基氯化锌对肉牛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中,30组肉牛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Vellini等[11]研究发现,添加锌制剂可以降低肉牛料重比,与本试验结果相近。Wagner等[12]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54 mg/kg羟基氯化锌和添加90 mg/kg硫酸锌之间肉牛的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肝脏中锌的含量无显著差异。Nguyen等[13]研究发现,低剂量的羟基氯化锌可以促进肉鸡胫骨发育,改善肠道健康。因此,羟基氯化锌生物效价高于硫酸锌,可以降低锌制剂在日粮中的添加量。生物效价高的微量元素可以降低在日粮中的添加量,降低日粮成本,降低粪污中微量元素排泄量。羟基氯化锌的生物效价在低添加量的情况下,可以达到高添加量相近的屠宰性能和牛肉产出等级[4]。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已经添加30 mg/kg硫酸锌的基础上再添加60、90 mg/kg的羟基氯化锌对肉牛屠宰性能无促进作用,因此羟基氯化锌的添加量为30 mg/kg即可。3.2羟基氯化锌对肉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在添加盐酸克伦特罗的情况下添加硫酸锌可以提高肉牛氮沉积[6]。Horst等[14]研究发现,日粮添加75 mg/kg的羟基氯化锌可以改善奶牛肠道形态,从而促进蛋白消化吸收。本试验发现,在基础日粮上额外添加30 mg/kg羟基氯化锌可以提高粗蛋白表观消化率。3.3羟基氯化锌对肉牛血清和肝脏中锌含量的影响当日粮中锌含量较低时候,消化道锌的吸收效率就高,通过粪便排出体内的锌就低[15-16]。本试验发现,血清和肝脏中锌的含量随羟基氯化锌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与前人报道相一致[8,12]。研究表明,羟基氯化锌生物学效价为硫酸锌的122%[17]。在仔猪抗腹泻方面,羟基氯化锌相当于氧化锌生物效价的122%~159%[18]。因此,随着羟基氯化锌添加量的增加,血清和肝脏中的锌含量均升高。动物在采食硫酸锌2 h后,瘤胃中可溶性锌的含量比采食羟基氯化锌要高。羟基氯化锌在水里1 h溶解率仅3%,而硫酸锌溶解率为100%。羟基氯化锌几乎不溶于水和弱酸性溶液,但是在反刍动物皱胃酸性环境中溶解度非常高[19]。不同锌源生物效价的差异可能是锌源与日粮中锌的拮抗剂相互作用不同所致。植酸和高钙是日粮中重要的锌拮抗剂,因此日粮结构也影响不同锌源的生物效价[20]。4结论硫酸锌与羟基氯化锌联合使用(30 mg/kg+30 mg/kg)可以提高肉牛采食量和饲粮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