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驴养殖产业是我国新兴特色产业,养殖效益较高。在生产中,肉驴养殖多采用精粗分饲、先粗后精的饲喂方法。但是,毛驴容易挑食,采用精粗饲料分饲的方法存在饲料浪费等问题。牛羊等草食动物已经采用先进的饲养方法,因此在驴生产中也开始探索更加适宜的养殖方式。TMR颗粒日粮是在TMR粉碎混合饲料的基础上将其制粒,具有营养价值稳定、配比科学、动物不容易挑食、采食量大、采食时间短等优点,大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刘桂芹[1]、刘明丽等[2]研究育成后期全混合日粮(TMR日粮)饲喂方式对肉驴生长性能的影响,发现TMR日粮对肉驴养殖效果不突出。张士敏等[3]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驴驹生长发育的影响时,采用了全混合颗粒饲料形式。王培基等[4]利用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全价颗粒饲料,在育肥驴养殖中的饲喂效果较好。王云鹏等[5]将TMR颗粒饲料用于生长驴的饲喂,发现春秋季生长驴的饲养效果好。因此,本试验通过饲养试验,进一步研究饲粮类型对驴驹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确定育成前期驴驹的最佳的饲粮类型,为肉驴养殖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选用6~7月龄、体况良好、体重(108.93±8.30)kg的雌性德州驴驴驹15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传统饲喂,精粗分饲,先粗后精(间隔1 h);2组为常规TMR饲喂组,粗饲料适当粉碎后与精饲料按比例混合饲喂;3组为TMR颗粒饲料组,精粗饲料混合粉碎后制成颗粒饲料。试验时间为2020年11月21日~12月31日,共41 d。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4 d。试验地点为昌邑市都昌街道凯达肉驴养殖场。1.2试验饲粮本试验所使用的饲粮由混合精饲料和混合粗饲料组成,精粗比为6∶4,均由山东得和明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3组制成的颗粒饲料直径7 mm,长10~12 mm。精饲料由豆粕、麸皮、玉米淀粉渣等组成。粗饲料由苜蓿草和花生秧组成。精饲料、粗饲料的原料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表2。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9.022.T001表1精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0玉米58.80消化能/(MJ/kg)13.40豆粕(43%)16.90粗蛋白/%14.40麸皮10.30粗脂肪/%1.20玉米淀粉渣9.20粗纤维/%6.00NaHCO30.80酸性洗涤纤维/%10.40预混料4.00中性洗涤纤维/%59.40钙/%0.69磷/%0.35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精饲料提供:VA 4 000 IU、VD3 1 200 IU、VE 80 IU、VK3 5 mg、VB1 5 mg、VB2 13.4 mg、VB3 57 mg、VB5 18 mg、VB6 6.7 mg、VB7 216 μg、VB9 2.4 mg、VB12 33 μg、Fe 40 mg、Cu 20 mg、Zn 40 mg、Mn 30 mg、Se 0.2 mg、I 0.5 mg。2.营养水平中消化能为计算值,其余为实测值。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9.022.T002表2粗饲料组成及营养成分(风干基础)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0花生秧65.00消化能/(MJ/kg)7.99苜蓿草35.00粗蛋白/%8.70粗脂肪/%0.70粗纤维/%29.20酸性洗涤纤维/%40.70中性洗涤纤维/%54.00钙/%1.09磷/%0.171.3饲养管理所有试验驴驹均固定圈舍、固定人员饲喂。试验开始前对圈舍进行清理消毒,驴驹进行驱虫,打好耳号,做好编号。每天8:00、16:00饲喂,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其他饲养管理按照驴饲养管理的常规方法进行。1.4样品采集1.4.1饲料样品分别在试验第1、20和40 d采集各组饲料样各200 g,混匀粉碎过40目筛备用。1.4.2血清样品试验结束前1 d早晨对驴驹空腹采血,采取颈静脉血10 mL,4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上层血清,分装于1.5 mL离心管中。保存在-20 ℃的冰箱中,待测。1.5测定指标及方法1.5.1饲料常规营养成分饲料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均采用标准法。粗蛋白质含量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BUCHI-324型全自动定氮仪)测定;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上海新嘉电子有限公司-SZF-06A型粗脂肪测定仪);钙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Perkin Elmer-optima 8000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法测定,具体步骤参考文献[6];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参照国标(NY/T 1459—2007[7])方法进行;中性洗涤纤维的测定参照国标(GB/T 20806—2006[8])方法进行。1.5.2生长性能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时,晨饲前对驴驹进行空腹称重,分别记为初重和末重。每5 d对每头驴投料量和剩料量进行记录,计算试验期间每头驴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试验结束时测定驴驹的体高、体长和胸围,并计算体尺指数。平均日增重(ADG)=(末重-初重)/试验天数(1)增重系数=末重/初重(2)平均日采食量(ADFI)=全期总采食量/试验天数(3)料重比(F/G)=ADFI/ADG(4)体长指数=体斜长/体高×100%(5)胸围指数=胸围/体高×100%(6)体躯指数=胸围/体斜长×100%(7)1.5.3血清生化指标使用酶标仪(芬兰Labsystems Multiskan MS 352型)测定血清中总蛋白(TP)、葡萄糖(GLU)、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生长激素(GH)含量。试剂盒均购自江苏科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6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3整理,采用SAS软件(SAS 9.1)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不同类型饲粮对驴驹生长性能和体尺的影响(见表3、表4)由表3可知,3组驴驹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组(P0.05);2组和3组驴驹的料重比显著低于1组(P0.05),分别比1组显著降低14.09%和20.28%。由表4可知,3组驴驹体高显著高于1组和2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9.022.T003表3不同类型饲粮对驴驹驴驹生长性能的影响组别初重/kg末重/kg平均日增重/(g/d)增重系数平均日采食量/(kg/d)料重比1组108.60±9.33124.50±12.37463.23±16.11b1.15±0.024.58±0.5210.01±0.18a2组112.25±8.54130.88±11.12547.80±91.74ab1.17±0.024.64±0.088.60±0.28b3组116.67±8.31131.17±7.15573.53±38.91a1.17±0.034.71±0.167.98±0.91b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9.022.T004表4不同类型饲粮对驴驹体尺的影响组别体高/cm胸围/cm体斜长/cm体躯指数胸围指数体斜长指数1组115.60±4.45b121.80±5.36109.40±6.951.12±0.061.05±0.030.95±0.052组114.25±2.50b121.50±5.45110.50±3.321.09±0.041.05±0.040.9± 0.033组125.33±8.50a120.89±0.58111.00±2.651.09±0.050.98±0.070.89±0.072.2不同类型饲粮对驴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2组驴驹血清GL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2组和3组驴驹血清BUN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1组和2组驴驹血清TG含量显著高于3组(P0.05),1组和2组驴驹血清LDL-C含量显著高于3组(P0.05),3组驴驹血清HDL-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9.022.T005表5不同类型饲粮对驴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组别GLU/(mmol/L)TP/(g/L)BUN/(mmol/L)TG/(mmol/L)LDL-C/(mmol/L)HDL-C/(mmol/L)GH/(μg/L)1组4.80±0.20b72.15±2.035.62±0.47a0.77±0.04a0.69±0.02a0.42±0.02b38.69±1.422组5.31±0.09a74.62±9.924.08±0.55b0.75±0.03a0.67±0.03a0.42±0.02b39.06±1.673组4.73±0.16b74.27±3.294..28±0.38b0.69±0.04b0.62±0.02b0.50 ±0.01a37.05±1.793讨论3.1不同类型饲粮对驴驹生长性能的影响不同饲粮类型直接影响动物的采食量,影响动物的日增重,对动物生产有较大影响[9-11]。本试验研究发现,3组(全混合颗粒日粮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组(传统先粗后精组),2组(常规TMR组)和3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1组。郭万正等[12]研究发现,山羊TMR颗粒全混合日粮组平均日增重明显高于精粗分饲组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也低于精粗分饲组,颗粒TMR日粮具有明显的饲喂优势。李博[13]研究发现,全价颗粒日粮组的采食量与日增重显著提高,料重比降低,TMR颗粒日粮能够提高育肥羊的生产性能。上述研究均与本试验结果一致,说明TMR颗粒饲料在肉驴养殖中具有优势。本试验研究发现,2组(TMR组)的各生长性能指标与传统先粗后精的饲喂方式差异不显著。刘桂芹等[1]、刘明丽等[2]研究发现,TMR饲喂方式和传统的先粗后精的饲喂方式对肉驴的生长性能影响差异不显著,与本试验研究结论一致。原因可能跟驴是单胃动物有关,驴与反刍动物牛羊的消化系统的结构以及肠道微生态的分布不一样,不同饲喂模式对驴产生的影响也有不同。本试验研究发现,不同全混合日粮形态,即常规TMR组和TMR颗粒组对驴驹各生长发育性能的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与前人研究不一致。张晨[14]、李亚奎等[15]研究发现,TMR颗粒饲料能够更好地提高饲养动物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原因可能是本研究试验周期较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2不同饲粮类型对驴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清葡萄糖含量是监测生命机体能量平衡与否的常用指标,能量摄入不足,该指标数值就会下降。本试验中,试验1组驴驹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说明与常规精粗分饲相比较,常规TMR组和TMR颗粒组的能量代谢方面并未下降。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含量是蛋白质营养代谢的重要参考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物体内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及代谢情况。本试验中,不同组间驴驹血清总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可初步判断各组间蛋白质的营养代谢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尿素氮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更为敏感,更能够反映动物机体蛋白质的代谢状况和氨基酸的平衡和利用情况。本试验中,试验2组和试验3组驴驹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与候川川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TMR日粮有利于肉驴的氮沉积,蛋白质合成量有所提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是反映机体脂肪代谢水平的指标。李晓燕等[17]研究TMR和颗粒饲料对湖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发现TMR湖羊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全价颗粒料组(P0.05),与本试验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精粗分饲组和常规TMR组的驴驹,在一定程度上均存在挑食的情况,摄入了更多的精饲料。3组驴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1组和2组(P0.05),3组驴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1组和2组(P0.05),说明全价颗粒日粮组驴驹的体内脂肪代谢更为活跃。4结论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饲喂模式可以提高肉驴驴驹的平均日增重,提高蛋白质、脂肪在驴驹体内的代谢能力。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