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化石燃料燃烧是大气颗粒物排放的主要来源,颗粒物排放是雾霾的主要形成原因[1],而大气环境中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着严重危害[2-3]。研究表明,大气中的细颗粒物由于其比表面积较大,富集大量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后在肺部沉积,引起疾病[4-5]。细颗粒物对酸雨和全球变暖也有重要影响[6-7]。总颗粒物(TPM)分为可过滤颗粒物(FPM)和可凝结颗粒物(CPM),FPM指烟气温度下为固态或液态,能够被滤筒或滤膜收集的颗粒物[8];CPM指在烟道环境下为气相,但进入环境大气后立即冷凝或反应形成固态/液态颗粒物的物质,且所有的CPM被认为属于PM2.5。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FPM排放浓度大多在10 mg/m3以下,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 mg/m3以下。由于CPM性质特殊且难以测量,国家并未将其纳入排放标准,导致燃煤机组的实际颗粒物排放量被低估。近年来才开始对燃煤机组CPM排放进行研究,裴冰[9]测试多台燃煤机组的CPM排放规律,发现CPM占TPM的50.7%。Corio[10]等总结US EPA的测试结果,表明燃煤机组CPM占TPM10排放的76%、其中CPM最大排放量占TPM的92%,CPM最小排放量占TPM的12%,CPM平均排放量占TPM的49%,FPM平均排放量占TPM的51%。Song[11]等在燃煤机组WESP出口进行CPM测试,结果表明,CPM占TPM的比例为82.96%。Li[12]等测试燃煤机组总排口CPM排放占TPM的比例为84%。燃煤机组CPM的排放量对周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本研究利用改良后的CPM采样方法,分析CPM在W型火焰炉中的排放特性,为CPM的排放控制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及采样方法1.1标准测试方法我国现有的固定污染源测试标准仅针对FPM,国内尚无CPM的标准测量方法。目前国内多用EPA方法进行CPM的采样测试工作,主要分为冲击冷凝法和稀释冷凝法。冲击冷凝法是基于美国CPM的标准测量方法(US EPA Method 202),模拟烟气离开烟道进入环境,温度≤30 ℃时,在冲击瓶中冷凝形成的颗粒态物质,被冲击瓶中的液体或后置滤膜捕集下来。由于烟气中的一部分SO2能够溶于冷凝液,导致测试结果偏大。稀释冷凝法利用洁净的空气将抽取出的烟气稀释,使烟气中的CPM在稀释过程中冷凝被滤膜等捕集,这种方法能够真实模拟气态CPM进入大气环境的降温和稀释的过程。稀释冷凝法关键在于保证烟气和稀释空气混合的效果,装置体积大、设备笨重,现场测试应用较为不便。本次测试基于US EPA Method 202基础上,对冲击冷凝法进行改良。在CPM采样瓶前增加一套螺旋冷凝管,冷凝管外部使用30 ℃水浴循环,增加烟气的换热面积和停留时间,提高冷凝效率。将湿式冲击瓶改为干式冲击瓶,冲击瓶中不加去离子水,防止烟气中的SO2被去离子水吸收,对结果产生误差,并将第一级吸收瓶改为短型剔除撞击瓶,增加烟气停留时间。在最后一个冲击瓶后端增加后置滤膜,降低CPM的逃逸率。改进后,由SO2溶解造成的测试偏差能够降低40%~95%[13]。试验采样吸收装置流程如图1所示。10.3969/j.issn.1004-7948.2021.11.014.F001图1采样吸收装置流程1.2采样步骤使用采样烟枪等速抽取烟气,烟气中的FPM被前置滤膜捕集后进入螺旋冷凝管及冲击瓶,烟气在其中被冷凝至大气温度,冷凝过程中形成的CPM颗粒被冲击瓶和后置滤膜捕集。采样前,先用10%HNO3浸泡所有玻璃器皿12 h,清洗之后再用去离子水润洗3遍,烘干或使用HPLC级丙酮干燥,干燥后用保鲜膜密封玻璃器皿的所有进口,防止玻璃器皿内壁受到污染。20 ℃条件下,使用干燥皿干燥82.6 mm特氟龙滤膜,使其在6 h之内达到恒重。将石英滤膜在150 ℃条件下烘烤3 h,用干燥皿干燥2 h冷却至室温。使用十万分之一天平称重,称量前需在恒温恒湿实验室中放置24 h,用记号笔做好记录,然后用密封袋或者膜盒密封保存备用。到达现场后,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 16157—1996)的要求,选择测试点位和测孔,将各采样组件连接后,测试采样点平均流速,计算获得等速采样嘴的理想值。采样嘴安装完毕后进行仪器气密性检验,防止连接失误造成的结果误差。气密性检测通过后,待仪器伴热温度达到120 ℃并将烟枪插入烟道后即可开始采样。采样完成后将前置滤膜和后置滤膜分别回收至膜盒中,使用高纯氮气进行吹扫冲击瓶,分别用纯水、丙酮、正己烷清洗并回收至样品瓶中,将样品做好标记。所有采样结束后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预处理和称重工作。石英滤膜、特氟龙滤膜用十万分之一天平称重,得到差值m1和m2。将清洗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使用丙酮溶液洗涤容器2~3次,洗液转移至同一分液漏斗中,静置5 min,待混合溶液明显分层后分别取出分装,将装有无机相溶液的烧杯置于电热板上,105 ℃蒸发至溶液少于10 mL,再置于室温蒸发,将有机溶液置于通风橱内自然挥发,并放入铝箔小碗中称重记录有机、无机CPM质量分别为m3、m4,则FPM质量为m1+m2,CPM质量为m3+m4。取适量无机相溶液进行离子色谱分析,测定阴阳离子浓度,取样量根据色谱分析所需量决定,取部分灰样进行扫描电镜分析。1.3测试计划及工况试验在山西某机组开展,该机组容量为600 MW,锅炉设计燃用无烟煤,采用下冲火焰W型锅炉,为亚临界压力中间一次再热的自然循环锅炉,双拱形单炉膛,燃烧器布置于下炉膛前后拱上,W型火焰燃烧方式,固态排渣,全钢、全悬吊结构,平衡通风,半露天布置,脱硝采用SNCR+SCR,SCR采用二层催化剂,除尘器采用双室四电场电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测试期间保证机组工况稳定。机组测试工况如表1所示,每个工况测试3组数据。10.3969/j.issn.1004-7948.2021.11.014.T001表1机组测试工况编号工况名称A50%MCRB75%MCRC100%MCR2结果与讨论2.1W型火焰炉机组CPM排放特性对测试结果进行整理统计,该机组不同工况下CPM和FPM排放浓度如图2所示,CPM和FPM在TPM中的占比如表2所示。从测试结果可知,机组负荷为300 MW时,总排口CPM排放浓度为(11±2) mg/m3,FPM浓度为(2.5±1) mg/m3;机组负荷为450 MW时,总排口CPM排放浓度为(12±2) mg/m3,FPM浓度为(3±0.5) mg/m3;机组负荷为600 MW时,总排口CPM排放浓度为(17±2.5) mg/m3,FPM浓度为(2±1) mg/m3。不同负荷条件下CPM在TPM中的占比为80%~90%,说明CPM排放浓度随机组负荷升高而增加,原因可能是机组负荷升高导致炉膛燃烧温度增加,烟气量增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l-、SO3等CPM前驱物增加,导致CPM浓度增加。总颗粒物TPM中,CPM的占比为80%~85%,这与Corio[10]等研究结果较为相近,说明CPM的排放需要引起重视。10.3969/j.issn.1004-7948.2021.11.014.F002图2不同工况下CPM和FPM排放浓度10.3969/j.issn.1004-7948.2021.11.014.T002表2不同工况下CPM和FPM在TPM中的占比工况CPMFPMA82.7017.30B81.5818.42C83.5116.49%2.2CPM质量浓度组成将CPM样品进行各项分析后得到各类阴阳离子对CPM的贡献,机组不同工况下CPM的质量浓度组成如图3所示。从图3中看出,有机组分占总CPM的98%以上,而有机组分仅占总CPM的1%~2%。而无机组分中,SO42-占比最多,能达到CPM的50%以上;Cl-次之,占20%~32%左右;NH4+占15%~25%。由于该机组锅炉为W型火焰炉,炉膛温度高于普通Π型锅炉,因此燃烧或氧化生成的SO3含量较高,导致CPM中SO42-含量较多,且SO42-的含量随负荷的升高而增加,这与大多数文献中的结论一致。机组脱硝采用SNCR+SCR,导致该机组的喷氨量相较于采用SCR脱硝机组有所增加,造成CPM中NH4+含量比其他研究中NH4+含量增大。烟气中的HCl气体是CPM的前驱物,但由于其熔沸点较高,温度≤30 ℃时很难形成CPM,但与NH3反应生成盐后,容易造成CPM中Cl-含量增加[14]。图3各工况下CPM质量浓度组成10.3969/j.issn.1004-7948.2021.11.014.F3a110.3969/j.issn.1004-7948.2021.11.014.F3a210.3969/j.issn.1004-7948.2021.11.014.F3a33CPM的控制目前国内燃煤电厂对FPM的控制技术较多,应用效果也较好,主要包括静电除尘技术(ESP)[15]、袋式除尘技术(FF)[16]、电袋复合除尘技术(E-BF)[17]、湿式电除尘器技术(WESP)[18]等。这些技术对CPM都有一定的脱除效果,但尚未有人提出一种可靠的控制CPM的技术路线或设备装置。Yang[19]等对使用不同FPM控制装置的燃煤机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装FPM控制装置的机组,其CPM的排放浓度小于未安装,说明各类FPM控制装置对CPM均有脱除效果。Li[2]等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某燃煤电厂WFGD和WESP对CPM脱除效率分别为36.7%和22.2%,ESP对CPM的脱除效率高达87.3%。沈志刚[18]等研究发现,WESP对CPM脱除率仅为3.5%。虽然各类FPM控制装置对CPM均有一定脱除效果,但CPM的排放仍值得引起重视,由于CPM中各类成分较多,可分别针对CPM主要成分进行控制,若CPM成分中NH4+和Cl-含量较多,可采用喷氨优化或精准控制喷氨等手段控制喷氨量,减少CPM中NH4+和Cl-的含量[20]。针对SO42-含量较多,可采用低矾含量的脱硝催化剂控制SO3生成[21],或采用碱性吸附剂喷射等技术减少烟气中SO3含量[22],达到降低CPM中SO42-的目的。4结语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对燃煤机组FPM的排放浓度已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但对CPM的控制手段尚不成熟。通过对国内某W型火焰炉机组进行CPM排放特性测试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机组CPM排放占TPM的80%~90%,燃煤机组CPM的排放需引起重视。(2)该机组CPM组分中,有机组分仅占1%~2%,其他大部分都为无机组分。(3)无机组分中,SO42-占比最多,达到CPM的50%以上;Cl-次之,占20%~32%;NH4+占15%~25%,这是由于机组炉型和脱硝装置的布置形式造成。(4)可针对CPM主要成分采取不同手段进行控制。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