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植株为大型草本,其生长迅速、生物产量较大。香蕉产量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884.1万t增至2019年的1 165.6万t[1-2]。香蕉结果收获后,产生与香蕉果实近乎等量的香蕉茎叶等副产物[3]。香蕉茎叶与其他作物秸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含水量高、体积大、含有黏性胶状物质,不及时处理容易腐败变质。因此,香蕉茎叶较少被回收利用。丢弃在田地里的香蕉茎叶会污染环境,造成资源浪费。香蕉茎叶价低、量多,适当处理可以制成饲料[4]。香蕉茎叶制成青贮饲料是目前开发利用香蕉茎叶的主要方法之一。李志春等[5]研究表明,利用香蕉茎叶青贮饲料饲喂杜湖羊对其肉品质无明显影响,可以替代玉米秸秆青贮饲料。郭志祥等[6]研究发现,使用香蕉茎叶青贮饲料育肥肉牛,与全株青贮玉米、玉米秸秆青贮饲料饲喂效果相当。韦英明等[7]研究表明,使用青贮香蕉茎叶代替日粮中60%的象草饲喂奶牛,不会影响奶牛的泌乳量和乳成分,还能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王增煌[8]研究发现,饲粮中使用6%以内的青贮香蕉茎叶(干物质)有利于其肠道发育。关于香蕉茎叶饲料化的研究较多,但效果不太理想。限制香蕉茎叶饲料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香蕉茎叶中水分和单宁含量较高,粗蛋白质含量较低,无适合发酵香蕉茎叶的专用菌种,缺乏成熟的加工技术和设备[9]。因此,本研究使用不同菌剂对香蕉茎叶进行处理,旨在探索不同菌剂对香蕉茎叶青贮效果的影响,为香蕉茎叶专用菌剂的筛选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香蕉茎叶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试验基地。秸秆发酵活干菌由新疆海星资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活菌≥10×108个/g(酿酒酵母≥5×108个/g、枯草芽孢杆菌≥3×108个/g、植物乳杆菌≥2×108个/g);加强型粗饲料降解剂由南宁微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其β-葡聚糖酶≥500 U/g、纤维素酶≥100 U/g、木聚糖酶≥200 U/g;纤维素酶由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酶活为10 000 U/g。1.2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菌剂;试验Ⅰ组添加秸秆发酵活干菌;试验Ⅱ组添加加强型粗饲料降解剂;试验Ⅲ组添加纤维素酶进行处理。1.3试验方法1.3.1菌剂的准备秸秆发酵活干菌:称取秸秆发酵活干菌67.5 mg,倒入50 mL清水中,加入67.5 mg白糖,混匀,活化1 h。加强型粗饲料降解剂:称取加强型粗饲料降解剂9 g,加入4.5 kg玉米粉和4.5 g食盐均匀混合。纤维素酶:称取225 g纤维素酶。1.3.2香蕉茎叶的调制新鲜采收的香蕉茎叶经铡草机粉碎,于水泥地面晾晒(均温35 ℃)4 h,将准备好的菌剂与香蕉茎叶均匀混合,装入青贮袋中,每袋重约15 kg,压实,尽可能排除空气,将口扎紧,置于室内干燥处避光保存。30 d开袋检测其营养成分。1.4测定指标及方法1.4.1感官评定试验结束,使用德国农业协会的青贮感官评定标准对发酵好的香蕉茎叶进行现场感官评定,包括气味、结构质地、颜色3项指标,具体评定标准见表1[10]。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20.016.T001表1青贮饲料感官评定标准项目评定标准分数气味无臭味,有明显香味或有芳香味或微酸味14轻微的臭味和轻微芳香味,酸味比较大10较大的臭味,并伴有刺鼻的霉味4很浓烈的臭味、霉味或氨味,几乎无酸味2结构质地茎叶清晰分明,结构保持良好4茎叶结构保持一般2茎叶结构保持较差,有部分茎叶粘连或轻度污染1茎叶完全粘连、腐烂0颜色与原料颜色相近或基本保持原料颜色,烘干后呈褐色2颜色略有变化,呈淡黄或黄褐色1变色十分严重,墨绿、黑褐色或黑色,霉味较强0总分16~2010~155~90~4等级1级:优2级:良3级:中4级:下建议使用情况正常使用少量使用禁用1.4.2营养成分试验结束,进行营养成分测定,主要测定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pH值、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粗蛋白的测定参照GB/T 6432—1994《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的凯氏定氮法。中性洗涤纤维的测定参照GB/T 20806—2006《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的范式法。粗纤维的测定参照GB/T 6434—2006《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 过滤法》的方法。有机酸的测定参照GB/T 5009.157—2003《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的方法。1.5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汇总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采用Duncan's法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香蕉茎叶的营养成分(见表2)由表2可知,香蕉茎叶的粗蛋白含量较低,为5.77%。纤维含量较高,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分别为55.45%、88.76%、61.3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20.016.T002表2香蕉茎叶营养成分项目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7.525.774.5155.4588.7661.35%2.2不同菌剂对香蕉茎叶感官评价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试验Ⅲ组的评分等级为优,其他各组的评分等级都是良。对照组的颜色为黄褐色,其他各组均为黄绿色。对照组的酸味较大、刺鼻,其他各组有均为轻微的刺鼻味。各试验组均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20.016.T003表3不同菌剂对香蕉茎叶感官评价的影响组别颜色气味质地评分等级对照组黄褐色(1)刺鼻、酸味较大(8)结构良好(2)11良试验Ⅰ组黄绿色(2)轻微刺鼻、酸味较大(9)结构良好(2)13良试验Ⅱ组黄绿色(2)轻微刺鼻、轻微芳香味(10)结构良好(2)14良试验Ⅲ组黄绿色(2)微酸、轻微芳香味(12)结构良好(2)16优2.3不同菌剂对香蕉茎叶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试验Ⅲ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7.05%,比对照组高19.29%;试验Ⅲ组的粗脂肪含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37.47%(P0.05);试验Ⅲ组的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28.82%、23.66%和33.74%(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20.016.T004表4不同菌剂对香蕉茎叶营养成分的影响组别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对照组9.25±0.21c5.91±0.524.19±0.23b50.03±3.52a87.42±3.54a57.85±2.79a试验Ⅰ组8.55±0.32c5.81±0.343.72±0.26b43.26±3.78ab80.72±3.77a41.28±4.82b试验Ⅱ组10.15±0.53b6.53±1.772.38±0.34c50.79±5.75a86.43±2.78a59.31±4.35a试验Ⅲ组13.25±0.56a7.05±0.335.76±0.47a35.61±2.75b66.74±5.35b38.33±3.69b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4不同菌剂对香蕉茎叶pH值及VFA含量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试验Ⅱ组和Ⅲ组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Ⅱ组pH值最低;试验Ⅱ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乙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20.016.T005表5不同菌剂对香蕉茎叶pH值和VFA含量的影响组别pH值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对照组5.74±0.06a0.75±0.08d4.19±0.53a0.11ND试验Ⅰ组5.52±0.13a2.56±0.30c3.60±0.15b0.12ND试验Ⅱ组4.17±0.21b12.28±1.56a1.39±0.15cNDND试验Ⅲ组4.22±0.76b10.15±0.23b0.53±0.05dNDND注:ND表示未检出。3讨论3.1不同菌剂对香蕉茎叶感官评价的影响感官评定是评定发酵饲料品质的直接方法[11]。发酵品质较好的饲料能够基本保持饲料原有的颜色,发酵饲料颜色变深与其发酵时温度过高有很大的关系[12]。本试验中,对照组发酵后的香蕉茎叶颜色为黄褐色,其他试验组均为黄绿色,说明对照组发酵时的温度比其他试验组高。青贮饲料的气味会影响动物的采食量。本试验的感官评定结果中,对照组的气味较刺鼻,酸味较大;试验Ⅱ组和Ⅲ组具有轻微的芳香味;各试验组均能够保持较好的质地结构;感官评价分数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试验Ⅲ组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对照组,说明添加纤维素酶可以提高香蕉茎叶的青贮品质,与王增煌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3.2不同菌剂对香蕉茎叶营养成分的影响青贮饲料适宜的含水量在65%~75%之间,过低或过高的水分含量均会影响发酵品质。香蕉茎叶中有超90%的水分。本试验中,各试验组的水分含量均较高,经简单的晾晒处理不能大幅降低香蕉茎叶的水分含量。因此,香蕉茎叶的水分含量是制约其成为优质粗饲料来源的关键因素。粗蛋白质是衡量饲料品质优劣的关键指标之一。本试验发酵后的饲料粗蛋白质含量比发酵前粗蛋白含量高,原因是乳酸菌利用饲料里的氨基酸合成自身的菌体蛋白提高了蛋白含量。本试验中,试验Ⅲ组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其次为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9.29%和10.49%,说明添加纤维素酶可以分解香蕉茎叶中部分成分生成多种氨基酸来满足乳酸菌的生长繁殖。粗脂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饲料的质量品质。本研究中,试验Ⅲ组的粗脂肪含量比对照组高37.47%,说明添加纤维素酶发酵的香蕉茎叶可以较好地保留饲料中的粗脂肪。饲料中的粗纤维可以促进反刍动物唾液的分泌,维持其瘤胃正常的功能,促进肠胃蠕动[14]。但纤维中有大量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物质,过多的纤维会影响动物的生长。酸性洗涤纤维是饲料中最难以消化利用的部分,其含量严重影响饲料的饲用品质,二者之间呈负相关。中性洗涤纤维是饲料中的不溶性纤维,其含量会影响动物机体的采食量及对饲料能量的利用率。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对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评价具有重要作用[1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越低,饲料的品质越高。本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的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说明在香蕉茎叶中加入纤维素酶可以破坏纤维的结构,将纤维素降解成葡萄糖,从而为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必要的原料,与郑明扬等[16]、张立冬等[17]研究结果一致。3.3不同菌剂对香蕉茎叶pH值及VFA含量的影响pH值是衡量青贮饲料质量的关键指标。pH值小于4.2的青贮饲料品质较优;pH值介于4.2~4.5之间,品质为良;pH值超过4.5,说明青贮饲料的品质较差[18]。本试验中,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pH值均约为4.2,而对照组的pH值超过4.5,说明在香蕉茎叶中添加纤维素酶可以改善发酵品质。有机酸是判定青贮饲料品质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19]。乳酸由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等微生物生成,是青贮饲料中含量最高的酸,乳酸的含量代表青贮饲料的发酵效果[20]。本试验中,添加纤维素酶的试验组较对照组乳酸含量高,说明添加纤维素酶可以使香蕉茎叶更快进入发酵状态,生成更多的乳酸。反刍动物瘤胃可以直接吸收青贮饲料中的乙酸,用于提供能量、形成乳脂和体脂。一定量的乙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性,提高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21]。植物乳杆菌会延长青贮过程,并在缺糖的环境下将乳酸代谢成乙酸,从而导致乙酸含量的增加。本试验中,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乙酸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可能是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均含有植物乳杆菌的缘故;而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乙酸含量较少,可能是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为植物乳杆菌提供能量,从而减少乙酸的生成。丙酸对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本试验中,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的丙酸含量均较少,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未检出丙酸,可能是香蕉茎叶含有的某种物质抑制了丙酸的生成。丁酸与青贮饲料的品质呈负相关,其具有腐败的臭味。本试验中,各试验组均未能够检出丁酸,说明各试验组中的腐败菌活动受到了抑制。4结论在香蕉茎叶中添加微生物菌剂进行青贮发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发酵品质,在菌剂中添加纤维素酶可以更好地保证香蕉茎叶的发酵品质。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