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某公路工程主线长14.560 km。工程B1标后侧部分边坡的高度较大,边坡的材质为砂,受到比较严重的侵蚀。初步勘探发现,边坡最高处达31 m,在该部位展开路堑的挖掘施工极易引起边坡滑动。为避免这类灾害发生,需要推行有效的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从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具体施工现状,最终决定使用锚索框架梁施工技术。2施工工艺流程锚索框架纵梁截面为正方形,边长40 cm;横梁截面为正方形,边长40 cm。利用C30砼进行浇筑,框架梁入土深度为30 cm。采用五、六束锚索时,纵梁截面为正方形,边长50 cm;横梁截面为正方形,边长50 cm。边坡岩性为微风化时,对开挖过程中坡面凹凸不平的部位采用浆砌片石补平,格梁内植生袋防护。横梁以12~18 cm为界限,在特定的间隔下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约2 cm。为方便检修并结合排水需求,在合适的位置配备急流槽。框架梁内绿化处理,必须选择与当地地质、气候条件相适宜及根系比较旺盛的草种。栽种后需要进行及时养护,各方面条件均具备后,植草的成活率能够保持在90%以上,同时还应添加30%的4~6种灌木种子。锚索框架梁施工工序:钻孔→清孔→下锚→注浆→施工框架梁→展开张拉→锁定。锚索框架梁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22.060.F001图1锚索框架梁施工流程3施工技术3.1普通拉力型锚索制作工艺要求(1)锚索材料选择强度较高的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的具体性能必须达到《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14)的具体标准。锚具需要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2010)的要求。(2)锚索编束中的钢绞线需要均匀排布,确保平直,必须做到清除锈迹与油污(自由段应进行防锈处理),出现机械损伤以及锈蚀坑等情况时,进行剔出。(3)锚索扩张环最好使用工程塑料环,购买锚索体钢绞线时,钢绞线的具体数量应与扩张环孔相互匹配。制作箍环时可以使用铁扎丝,锚固段扩张环、自由段扩张环与紧箍环的间距不同,前者为0.5 m,后者为1.5 m。(4)制作锚索时,最好预留约1.5 m的钢绞丝,便于后续更好地张拉锁定。工作完成后去除剩余的钢绞线,利用C30混凝土进行灌注。(5)锚索下料不宜采用电焊切割形式,最好采用砂轮切割形式,高压风清孔后,需要及时推进锚索的进孔环节。锚索进孔时,平稳均匀地进行推送,禁止出现停顿、抖动、扭转等情况,避免中途出现散索与卡阻情况。出现中间卡住的情况时,可以略微拨出再进行下推,下推需要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如果锚索进孔时出现严重的问题,可以利用高压风洗孔;如果问题不能解决,需要再度钻孔,直到锚索入孔安装就位,严禁中途割锚。3.2搭设工作平台(1)利用钢管、立杆对施工平台进行搭设时,横距保持约3 m,长度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纵向水平杆的位置在立杆内部,长度为2跨以上。连接杆件时,利用碗扣方式,平台的四周需要配置安全网和护栏,护栏的高度高于1.2 m。以钻机为原点,在其周边1.5 m的范围内部开设安全区域,铺设木板。(2)搭设施工平台需要确保精确性,允许误差存在,但误差的累积总数不能超出允许出现的偏差。平台搭设完毕,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校验。横杆实现有效连接后进行检验,检验通过后进行下一道工序。(3)对工作平台进行拆除时,需要配置警戒线,粘贴警戒标志,派遣专人进行警戒,避免不相关人员干涉拆除工作,确保拆除工作的顺利进行[1]。(4)拆除长立杆、斜杆时,需要两名人员密切配合展开施工,不适宜单独作业。人员下班前需要检查其稳固度,稳固度不足时应进行加固,避免出现意外状况。(5)具体的拆除顺序:先拆除横杆,再拆除立杆;先对上部进行拆除,再对下部进行拆;拆除一步,理清一步,禁止上、下同时作业。工作平台示意图如图2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22.060.F002图2工作平台示意图3.3钻孔(1)测量定位。检查坡面,合格后按照设计标准测定孔位,孔位误差必须确保在2 cm之内,锚孔的偏斜度保持在5%之内。(2)钻机就位。可以利用量角器,保证钻机稳定地安置就位。(3)钻孔机具。利用潜孔钻进行无水干钻,禁止采用水冲的形式进行钻孔;钻孔机具的直径需要大于设计的孔径。(4)钻孔深度。将设计深度作为参照,钻孔的深度一般高出约0.5 m。(5)特殊情况处置。钻孔的速度由钻机的具体性能以及锚固地层决定,地层破碎时,利用套管跟进钻孔技术处理。遇到塌孔等情况时,立即停止钻孔工作,及时进行灌浆固壁处理,注浆36 h后重新钻进,确保钻孔形态相对完整。锚孔中出现承压水时,需要在周围合适的区域预留排水孔[2]。(6)锚孔清理。利用高压空气处理锚孔,尽可能保证孔壁岩土体强度。3.4注浆(1)材料为配合比最佳的硅酸盐水泥。(2)钻孔工程结束后,利用高压空气将钻孔清理干净。(3)锚索的锚孔内灌注M40水泥浆。(4)锚杆注浆体材料为水泥浆,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5)注浆完毕后,及时观察浆液情况,出现回落情况第一时间补充浆液。(6)注浆两次,第一次注浆时,利用孔底返浆法展开,在锚固段与自由张拉段同时进行。在注浆的过程中,严禁从注浆孔底部抽出,砂浆必须保持饱满的状态。第二次注浆时,需要把握好注浆时间,一般在第一次注浆结束后2 h开始,注浆压力高于1.5 MPa。注浆结束后,待水泥浆完全凝固后补充浆液。为保证注浆效果,注浆所用PVC管的强度不得小于2 MPa,为一次性使用管材,在锚固段打孔注浆,孔径5 mm,竖向间距30 cm、120° 螺旋布置,使用工程胶布(或其他材料)封闭孔口、管底,必须保证二次注浆前管内不得堵塞[3]。3.5张拉锁定(1)锚斜托台座承压面尽量要保持平整,需要与锚索的轴线方向保持垂直状态。(2)进行张拉的前提条件为锚索体浆液凝期超过20 d或框架梁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80%。(3)正式张拉前,需要对器具进行全面调试。(4)安装锚具时,锚头不能弯压、偏折。(5)为了确保钢绞线受力均匀,成束张拉前,以0.1~0.2为范围,对单根锚索预先进行几次预拉,保证锚固体中的各个部分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6)锚索张拉基本分为5个级别。①第1级:使用设计张拉力的25%进行张拉。②第2级:使用设计张拉力的50%进行张拉。③第3级:使用设计张拉力的75%进行张拉。④第4级:使用设计张拉力的100%进行张拉。⑤第5级:使用设计张拉力的120%进行张拉。第1~4级均需稳要定约5 min,第5级需要稳定约30 min。张拉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均应当第一时间进行记录,立即处理。(7)锚索锁定不代表工序完成,需要继续详细观察3 d,如果期间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代表工序正式完毕。对锚头内部出现的空隙进行灌注,在设计标准下支模,使用C30混凝土封锚处理。3.6注意事项(1)正式施工前选择适合的施工场地,做好隔断工作,最大限度地规避危险。边坡局部是问题的集中爆发地,应对其进行严格查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2)通过定位环实现对锚固端的定位,对锚索自由段进行张拉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处理工作,如刷沥青、除锈等。(3)条件合适时,预应力锚索能够展开张拉以及锁定。如果预应力出现损失,需要进行填补。4结语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锚索框架梁技术应用越来越频繁,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锚索框架梁技术能够有效加固高边坡,减弱施工难度。在具体的施工中,每一个环节均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展开,最大限度发挥预应力锚索的作用。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