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羊肉产品需求量的增长,如何提高羊产品质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羊日粮中添加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羊的生产性能,改善肉品质。牛至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达90 cm,叶片为卵形暗绿色[1]。牛至油是从牛至中提取的天然广谱杀菌剂,主要成分为香芹酚和百里香酚[2],具有挥发性和芳香气味。与传统饲料添加剂相比,牛至油无药害残留。牛至油提取物具有抑菌、抗氧化、缓解应激、增强免疫力、调节瘤胃发酵、促进生长发育等功能,可与其他类型的饲料添加剂(酶制剂)协同作用。因此,将牛至油应用于实际生产能够提高羊的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保障羊产品安全,有助于推动养羊业的稳定发展。文章综述牛至油在羊生产中的应用,为牛至油在养羊业中的推广使用及绿色养殖提供参考。1牛至油的特点牛至油是由天然生草本植物牛至经加工处理提取而得[3]。牛至油提取操作步骤简便、成本较低,可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4]、水蒸气蒸馏法[5]等方法提取。但牛至油有效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因牛至所处的生长环境、收获时节以及提取加工的工艺及部位存在差异[6-7]。牛至油的理化性质较为稳定,有效成分不因保存时间长而损失[8]。贺银菊等[9]研究发现,牛至油具有多种药理特点,使用时可保持其原有药物结构及生物活性,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毒素残留与耐药性。牛至油因其生理活性强大,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研究,牛至挥发油是欧洲芳香疗法的主要物质[10]。因此,牛至油是一种功能多样、安全稳定、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饲料添加剂。2牛至油在羊生产中的应用2.1牛至油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反刍动物甲烷(CH4)排放既污染环境,也不利于营养物质吸收。牛至油能够影响瘤胃内环境产气,调节各微生物菌群的活性,改善瘤胃微生物区系,维持体内环境稳定。通过改善消化酶活性,牛至油能够提高机体难以利用的粗纤维等物质的降解率。因此,牛至油能够调节瘤胃发酵,促进羊机体生长发育,改善环境。2.1.1调控瘤胃发酵pH值是评定瘤胃发酵的重要指标,有机酸的积累和饲料性质的不同决定瘤胃微生物对消化底物的利用状况[11]。挥发性脂肪酸及有机酸的大量积累易造成动物体pH值降低,产生酸性环境,pH值过低,易引起动物的酸中毒[12],不利于动物健康。徐方华[8]研究发现,添加牛至油能够明显提高体外培养液的pH值,与添加水平呈现正相关,有助于维持瘤胃内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瘤胃微生物分解的最终产物挥发性脂肪酸可满足反刍动物对能量代谢的需求。有研究表明,体外培养时,牛至油并不会明显影响绵羊瘤胃液中的pH值及氨氮(NH3-N)的浓度[13]。100 mg/L的牛至油能够明显提高绵羊瘤胃中乙酸、丙酸的浓度,降低pH值和丁酸的浓度[14]。当添加浓度较低时,粗蛋白、干物质及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明显降低[15]。乙酸、丙酸浓度明显上升,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明显下降,使能量供应不足,从而有效抑制瘤胃发酵[16]。研究发现,牛至油可选择性抑制部分有害微生物[17],稳定瘤胃内pH值,明显提高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进而促进羊的生长发育[18]。2.1.2影响瘤胃产气量瘤胃总产气量能够体现瘤胃微生物活性[19],体外培养时,牛至油能够明显降低甲烷产量[20]。研究发现,添加较低水平的牛至油对产气量无明显影响,随着添加水平的梯度上升,添加水平与甲烷产量及总产气量之间呈负相关[16]。植物精油可间接减少原虫数量,使依附于原虫的产甲烷菌难以维持生存,也可直接作用于产甲烷菌,使其活性明显降低[21]。高剂量牛至油能够同时抑制产甲烷菌的活性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进而抑制瘤胃的微生物发酵,明显降低甲烷产量[14]。张然等[22]添加不同水平的牛至油(100、200、300和400 mg/L)进行绵羊瘤胃体外培养试验,300和400 mg/L组甲烷产气量明显降低。牛至油的添加水平与瘤胃发酵的产气量呈负相关[23],且高添加水平的牛至油对甲烷产量的抑制作用更明显[14]。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植物精油的化学组成及添加量等问题,难以达到瘤胃所需的有效浓度,因此牛至油的利用率不高,导致体内试验的结果与体外试验存在较大差距[24]。2.1.3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日粮是影响瘤胃发酵过程的重要因素,添加剂影响微生物的发酵速率。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牛至油可明显影响瘤胃中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的数量[25],而对瘤胃内的其他主要菌种无明显影响[26]。张凯祥等[27]在每头牛日粮中添加10、13和16 g/d的牛至油,结果发现,牛至油能够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王东升等[23]研究发现,牛至油对细菌起明显抑制作用,且添加量为200 mg/L时,对氨氮浓度无明显影响。适当调节瘤胃内微生物的菌群,有助于促进有益菌的营养吸收,保持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牛至油对瘤胃内不同菌类的影响不同。添加量为4.0 g/kg时,可明显降低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但普雷沃氏菌属则呈上升趋势[28],黄色瘤胃球菌数量明显提高。当添加量上升至7 g/d时,可对多种菌的数量产生明显影响,从而调节瘤胃内环境,实现环境的动态平衡[14]。2.2牛至油对机体生产性能的影响2.2.1牛至油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牛至油的促生长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病原菌,激活消化系统的酶活性,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而促进生长发育[29]。日粮营养水平是限制反刍家畜生长的主要因素,羊的生长性能主要由干物质采食量决定[30]。牛至油中乙酸桧萜烯酯含量较高,使牛至油具有特殊香味。该香味可有效改良日粮适口性,诱导羊采食,促进羊的生长发育[4]。研究表明,牛至油添加量为150~450 mg/kg时,虽然对绵羊瘤胃干物质和纤维降解率影响不明显,但可有效促进绵羊生长发育[22]。添加量为500 mg/kg的牛至油能够明显提高羊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促进其吸收代谢,并对血清抗氧化能力起较好的改善效果[31]。因此,添加一定剂量的牛至油有利于育肥羊生长发育。不同添加水平均可提高绵羊采食,改善料重比[32]。牛至油能够通过调控过瘤胃蛋白,降低降解速率,促进氮的消化沉积,提高羊采食量,从而明显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25]。研究表明,牛至油能够延长营养物质在肠道中的消化过程,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效提高利用率[33],进而改善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创造提高酶活性的适宜环境,保障机体健康的生长发育[34]。2.2.2牛至油对肉品质及脂肪酸的影响羊肉的肉质评定指标包括pH值、脂肪及粗蛋白质等。实际生产中可根据肉质和脂肪酸等成分研究羊不同生长时期营养物质的需求特点,为配制合理的饲料提供参考[30],从而确定适宜的添加水平,实现肉质的改善。姜辉等[35]研究发现,牛至油可提高山羊食欲,促进脂肪积累,使酮体的净肉重和产肉率明显提高。牛至油能够以脂肪酸含量为基础影响肉质,改善肌内脂肪酸营养价值[36]。饱和脂肪酸过高会引起脂肪和心血管疾病[38];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改善肉质风味[37]。刘立山等[38]研究发现,添加牛至油可提高动物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但不影响不饱和脂肪酸(UFA)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使饱和脂肪酸处相对稳定的平衡,从而保障动物健康。研究表明,不同添加水平的牛至油均可降低瘤胃pH值、背最长肌剪切力等指标,改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添加量为7 g/d时对绵羊肉质及脂肪酸影响较为明显[32]。2.3牛至油对抗菌、抗氧化和免疫的影响牛至油能够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利用,使机体保持免疫活性。抑菌作用主要由百里香酚和香芹酚的活性实现,两者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病原菌,改善肠道菌群,发挥抗炎作用,提高免疫功能。酚类及萜类物质可有效去除自由基,防止氧化损伤,共同影响机体免疫能力[39]。2.3.1抗菌作用细菌感染会降低动物生产性能,甚至威胁生命,为畜牧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避免细菌感染有助于保障羊的生产性能。牛至油是一种绿色添加剂,其抑菌活性能够减少病原菌对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3],使病菌细胞质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并去极化[40],影响病菌蛋白质的合成。Sharifi等[41]和Nostro等[42]研究发现,肺炎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受调节群体感应基因表达的影响,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可有效抑制病菌基因的表达,通过破坏细胞膜和物质平衡等方式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死亡,进而降低对肠道的危害。研究表明,牛至油可通过抑制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活性,明显抑制病菌生长[40]。研究发现,成分完全的牛至油可表现出更高的抑菌活性,说明除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外的活性成分可通过叠加效应参与抑菌作用,提高抑菌活性[3]。牛至油可对多种病菌发挥较强的抑制作用。但也有研究显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5 mm和6.5 mm[43],说明不同菌类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2.3.2免疫作用免疫器官的发育受牛至油的影响,而免疫器官发育的状况直接决定机体免疫水平[44]。牛至油能够增强羊的免疫功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促进细胞因子等产生,从而提高机体抗病力[3]。研究表明,适量牛至油能够明显促进体液免疫[45],影响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发挥作用[46],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剂量过高将抑制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47]。因此,使用时要确定合理的添加水平。牛至油可通过激活酶活性及改变炎性反应,影响机体免疫。Cheng等[48]研究发现,牛至油具有降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等多种酶活性的能力,进而有效抑制炎症介质表达。研究表明,牛至油能够有效松弛肠道平滑肌,抑制乙酰胆碱和组胺对肠的收缩作用,缓解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发挥良好的抗炎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49]。抗炎与免疫联系紧密,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可增强免疫能力,而免疫能力的增强也有助于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二者相辅相成。2.3.3抗氧化作用氧化应激是一种处于不良生理条件下的劣性应激,使动物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危害机体健康,引起DNA损伤和机体衰老死亡。研究发现,牛至油中的酚类化合物及萜类物质是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50],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共同发挥抗氧化作用[3],有效防止氧化腐败,保护产品。牛至油具有明显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51],酚类化合物可激活羊机体内源性抗氧化物质[52],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有效降低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的损害[24]。研究表明,酚类化合物可在抗氧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破坏氧化应激的动态平衡,造成损伤[53]。3展望牛至油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饲料添加剂,在与其他制剂配伍使用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抗生素。牛至油可作为天然防腐剂、调味香料及抗肿瘤药物等应用于动物生产。但实际应用中,牛至油仍存在挥发性较强、适口性较差、易被氧化等问题,常选取二氧化硅作为微胶囊包被工艺的辅料物质进行加工[54],以改善饲料口感。牛至油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无统一质量标准,其制剂品种单一,难以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批量生产。为充分发挥牛至油的潜在价值,应建立相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并进一步研究其各类成分及药理特性。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