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分析根据《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7〕1173号),提出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超大、特大城市及具备条件的大城市,市域(郊)铁路骨干线路基本形成,构建核心区至周边主要区域的1小时通勤圈;其余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具备条件的城市启动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根据《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市域(郊)铁路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发改铁路发〔2018〕1012号)提出科学编制市域(郊)铁路规划,要统筹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科学把握市域(郊)铁路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中心区轨道交通等线路的合理分工,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衔接。泰州市委提出全力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在此背景下,加快泰州市域(郊)铁路的规划建设,对于提升泰州城市地位和竞争力,引导城市“一核三心多节点”市域空间结构的形成、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状况,促进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实现,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实现泰州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2市域(郊)铁路2.1特征从服务对象分析,市域(郊)铁路以承担中心城市、城市组团、部分次中心城镇之间的日常通勤、通学、购物、休闲、娱乐等交流需求的短途城际旅客为主。从客流特点分析,客流具有潮汐现象和明显的向心特点,早晚高峰更明显。从服务水平分析,注重旅客出行的便捷性,全程旅行时间则应控制在1 h左右。从运输组织上看,主要利用城际轨道交通开行“公交化”特点的城际列车。2.2功能定位市域(郊)铁路主要适合于“多中心”“中心加卫星新城”、中心与远郊区的大都市内,连接城市远郊区与中心、中心城与卫星城或郊区与郊区之间的交通走廊,服务于整个市域范围,使城市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增强城市“向心力”。2.3市域铁路特点线路走向及车站设置:市域(郊)铁路线路走向一般位于都市区主要客流走廊,站间距一般在3~8 km。运营速度:市域(郊)铁路设计时速为120~160 km/h,旅行速度最高可达到80~120 km/h。3城市总体规划3.1项目地理位置泰州地处江苏中部,南部濒临长江,北部与盐城毗邻,东临南通,西接扬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北翼,东西承接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圈,南北连接苏南、苏北两大经济板块,是长三角经济圈北上的重要战略支点。3.2泰州市域空间结构市域空间结构:一核三心多节点。一核:泰州中心城区。三心:兴化、泰兴、靖江三个中心城区。多节点:海陵、姜堰、高港、戴南、黄桥等组团。泰州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如图1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23.002.F002图1泰州市域空间结构规划3.3泰州市铁路网与城市轨道网规划(1)泰州市铁路网规划。泰州市构建铁路苏中铁路枢纽布局,打造区域新枢纽。规划建设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宜城际、常泰城际、泰镇城际、淮兴泰城际,宁启铁路、新长铁路扩能改造。形成“两主三副两辅”铁路客运站,即“两主”为泰州南站、泰州站、“三副”为泰兴站、靖江站、兴化站、“两辅”为姜堰站、周庄站。(2)泰州城市轨道网规划。形成“一横三纵”的骨架线,5条城市轨道交通网,如表1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23.002.T001表1泰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统计线路编号长度/km站点数量/个途经道路名称1号线(海陵—高铁站—医药高新区—高港)4629京泰路、运河路、鼓楼路、高铁站前路、药城大道、高港大道、沿江大道2号线(海陵—姜堰)3523姚家路、扬州路、南通路、海姜大道、姜堰大道、励才路、殷唐路3号线(泰州站—高铁站—特色小镇)2615京泰路、济川路、春兰路、创新区中轴、药城大道、特色小镇中轴4号线(城西—市政府—特色小镇)3016江洲路、凤凰路、京泰路、姜高路5号线(高港—泰兴—黄桥)4316高港大道、襟江路、国庆路、S3234线网方案4.1线路敷设原则(1)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地区综合交通规划相协调,因地制宜,原则上在中心城区内优先考虑沿既有通道地下敷设方式,在城市中心区外段落尽量选用地上敷设方式。(2)中心城区内线路段落应尽量选择在道路红线以内,应选择在道路红线较宽的道路敷设,以避免或减少对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干扰。(3)城市中心区外段落线路沿既有通道敷设,减少对城市的切割,与沿线工程地质特征、地形地貌条件、沿线环保与景观相适应。(4)市域(郊)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应做好工程预留、就近换乘,使线网达到工程可行、体验舒适的规划目标。(5)市域轨道线路敷设方式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性,先考虑地上敷设方式尽量避免深路堑及高桥敷设方式。采用地下线时尽量减少过渡段及隧道长度。4.2市域(郊)铁路线网方案泰州市市域(郊)铁路线网规划依托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以中心提升、市域统筹、分区引导、区域对接”的原则,充分服务于市域空间结构,加强各组群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带动沿线中心城镇的建设,促进外围组群的发展。结合市域内人员交流、产业分布发展趋势,市域(郊)铁路线网方案由5条线组成,如图2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23.002.F003图2泰州市市域(郊)铁路线网规划S1(靖江线):主要服务于泰州市域空间发展结构的“一带”,即滨江绿色发展带。S2(黄桥线):主要服务于泰州城区与黄桥镇、靖江市,促进沿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放射线。S3(兴化线):主要服务泰州市域空间发展结构的“兴泰发展轴”的北段。S4(戴南线):主要服务泰州市域空间发展结构的“宁靖盐发展轴”的北段部分城镇。S5(机场线):主要服务机场,进行改扩建规划,打造“国内最美中小机场”重要的配套工程。泰州市铁路线网统计如表2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23.002.T002表2泰州市市域(郊)铁路线网统计线路编号长度/km站点数量/个途径主要站点S160.311虹桥镇、新桥镇、东兴镇、靖江城南工业园、靖江市中心城区、斜桥镇S273.117黄桥高铁站、靖江市S372.512周庄镇、陈堡镇、临城镇、乌巾荡、兴化市区、千垛花海、沙沟镇S446.28泰州站、桥头镇、华侨城、溱潼镇、兴泰镇、戴南镇、张郭镇S514.83智慧动力小镇、郭村镇、扬泰机场5结语市域(郊)铁路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研究线网的过程中应深入研究城市发展、规划特点,并贯彻线网规划服务城市发展的理念。在泰州市市域(郊)铁路线网的研究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以上理念,为总体城市规划提供服务。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