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的19%[1],每年产生大量的稻草秸秆。稻草秸秆作为畜禽动物饲料与其他优质牧草组合或对稻草进行青贮处理,可改善稻草秸秆的饲用品质,能够解决饲料资源短缺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降低环境污染[2-3]。巨型稻茎秆粗壮、生物量高、安全可靠,在秸秆综合利用上效益更佳[4]。但是,目前对青贮巨型稻秸秆理化性状及常规养分含量分析较少。因此,本试验研究青贮时间对巨型稻秸秆青贮的感官评分和营养品质分析,以期为巨型稻秸秆作为畜禽饲料资源利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试验选择不同青贮时间(7、14、28 d)巨型稻秸秆的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巨型稻秸秆采自湖南德人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粉碎,以小包形式进行青贮试验,一袋青贮1 000 g,试验准备巨型稻鲜草秸秆20 kg。1.2仪器设备101-2A电热鼓风干燥箱、SX-4-10箱式电阻炉控制箱(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3310pH测试仪(JENWAY 公司);FOSS-2300自动凯氏定氮仪、FOSS-2010脂肪分析仪、FOSS-2050纤维测定仪(福斯中国有限公司)。1.3青贮制作将收割的巨型稻鲜草秸秆使用小型粉碎机粉碎,加入菌种(台湾亚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装入密封的青贮袋中分别发酵7、14、28 d。1.4测定指标及方法1.4.1青贮感官评分(见表1)按德国农业协会(DLG)感官青贮等级评定进行评定[5]。依据色泽、嗅觉及结构3项进行评分,色泽评分3个等级,为0~2分;嗅觉评分5个等级,为0~14分;结构评分4个等级,为0~2分。综合3项得分,评定为下(4~0)、中(9~5)、良(15~10)、优(20~16)4个等级。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2.020.T001表1青贮感官评分等级色泽嗅觉结构优青绿或黄绿色,有光泽,近于原色(2分)无丁酸臭味,有芳香果味或明显的芳香味(14分)柔软湿润、茎叶结构保持良好,容易分离(4分)良青绿或黄绿色,有光泽,近于原色(2分)有微弱的丁酸臭味或较强的酸味,芳香味弱(10分)叶子结构保持较差(2分)中黄褐或暗褐色(1分)丁酸味颇重,或有刺鼻的焦煳臭或霉味(4分)茎叶结构保持较差,或发现有轻度霉菌或轻度污染(1分)下黑色、褐色或暗黑绿色(0分)有很强的丁酸嗅味、氨味,或几乎无酸味(2分)茎叶结构保持极差,茎叶腐败或污染严重(0分)1.4.2营养养分试验第7、14、28 d分别取巨型稻秸秆青贮样品20 g,加入80 mL蒸馏水搅拌均匀,静置2 h,使用pH测试仪测定青贮料浸出液的pH值。青贮巨型稻秸秆营养养分测定包括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CP采用GB/T 18868—20018测定[6];Ash采用GB/T 6438—2007测定[7];EE采用GB/T 6433—2006测定[8];NDF采用GB/T 20806—2006测定[9];CF采用GB/T 6434—2006测定[10];ADF采用NY/T 1459—2007测定[11]。1.5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初步处理,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法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不同青贮时间对巨型稻秸秆理化性质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青贮7 d的巨型稻秸秆品质评分最高,为18.30,显著高于14 d和28 d(P0.05),随青贮时间增加青贮品质先下降后上升。巨型稻秸秆青贮第28 d的pH值显著高于青贮7 d和14 d(P0.05),随时间增加青贮料pH值呈逐渐提高。青贮巨型稻秸秆的恒干水分和风干水分随青贮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青贮7 d的巨型稻秸秆含水量约50%,pH值4.45,青贮品质评分最高。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2.020.T002表2不同青贮时间对巨型稻秸秆理化性质的影响项目pH值青贮品质评分风干水分/%恒干水分/%P值0.0010.0020.0010.0787 d4.45±0.47c18.30±0.00a56.95±0.95c2.39±0.5514 d5.09±0.31b6.53±0.40b80.76±0.91a3.34±0.4428 d5.18±0.06a16.07±4.13a71.16±1.08b3.16±0.27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不同青贮时间对巨型稻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巨型稻秸秆青贮的CP含量随青贮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少,在青贮7 d时达到最高,为6.83%;EE、Ash含量则随青贮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CF、NDF和ADF含量则随青贮时间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其中青贮14、28 d的Ash含量显著高于青贮7 d的含量(P0.05);青贮14 d时,CF含量显著低于 青贮7、28 d的含量(P0.05)。青贮时间为7 d时CP含量最高,巨型稻Ash含量最低、CF含量最高。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2.020.T003表3不同青贮时间对巨型稻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项目CPEEAshCFNDFADFP值0.2930.2300.0010.0080.4030.0687 d6.83±0.351.76±0.3712.08±0.35c34.84±0.23a69.55±0.7748.96±0.5814 d6.79±0.162.27±0.4015.69±0.23a32.81±0.68b68.11±1.8346.60±0.5428 d6.37±0.491.92±0.1614.69±0.67b34.76±0.70a69.08±0.7847.97±1.51%综合表2和表3可知,巨型稻秸秆青贮有利于提高饲料品质,但随青贮时间的增加,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CP、CF、NDF、ADF)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青贮时间为7 d时,巨型稻秸秆青贮品质评分最高,含水量56.95%,CP含量6.83%,营养品质最佳。3讨论高产优质巨型稻秸秆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在成熟收割时茎叶仍为绿色,可被用作青贮饲料,缓解畜禽动物饲料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巨型稻秸秆的生物量、粗蛋白、氨基酸含量均较高,具有饲用价值,应用于动物生产实践中的潜力巨大[12]。但目前有关青贮巨型稻秸秆理化性状及常规养分水平变化并不明确。青贮是在密封厌氧环境中,通过乳酸菌发酵产生有机酸,能够快速降低pH值,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繁殖,减少营养物质损失,从而使牧草气味芳香、颜色鲜绿的饲料处理过程[13]。色泽、气味及质地等感官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青贮饲料的品质,也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14-15]。感观评分法简便且迅速,但不可避免参评者主观因素影响。综合色泽、气味、质地3方面的评分,巨型稻秸秆青贮7 d时,青贮品质最高,为18.30,且随青贮时间增加青贮品质先下降后上升;此时pH值最小,为4.45。pH值是反映青贮发酵品质优良的重要指标之一[16],依据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试行)中对pH值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定[17]。pH值越低饲料品质越优(优等:pH值≤4.0,良好:4.1≤pH值≤4.3,一般:4.4≤pH值≤5.0,劣等:pH值≥5.0)[18]。各处理巨型稻秸秆青贮pH值差异显著,随时间增加青贮料pH值呈逐渐增加趋势,表明青贮时间以7 d或小于7 d为宜,青贮时间过久不利于其弱酸性环境的维持,使腐败菌、酪酸菌等活动较为强烈,无法有效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不利于饲料长期保存。青贮时间是影响草料青贮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19]。研究表明,随着青贮时间的变化,青贮草料中的营养成分会发生一定变化[20]。青贮饲料中CP含量越高,说明青贮料中CP分解程度越低,青贮质量越好[21]。CF是影响畜禽对料草消化率的重要因素,纤维含量越高,畜禽饲料消化程度越低[22]。研究表明,ADF含量会影响动物消化率,ADF含量越高,动物消化率越低,饲用价值也就越低[23]。吴水金等[20]研究表明,青贮能够提高香茅草的营养价值,香茅草青贮的CP含量随青贮时间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纤维类物质浓度相对比较稳定,香茅草青贮时间1—3月为宜,3月最佳,此时CP、EE营养成分最高,CF含量约为35%。李俊峰等[24]研究表明,适宜的青贮时间能够提高苜蓿青贮品质,且随青贮时间增加,CP含量和pH值无显著变化,干物质、ADF、NDF、EE呈无规律显著变化。本研究发现,巨型稻秸秆在青贮时间7 d时,CP含量达到最高,为6.83%,此时EE、Ash、CF、NDF和ADF分别为1.76%、12.08%、34.84%、69.55%、48.96%。随青贮时间的增加,CP含量逐渐减少,EE、Ash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F、NDF和ADF含量则先减少后增加。本试验条件下青贮时间为7 d时,巨型稻秸秆青贮品质评分最高,含水量约50%,CP含量最高,营养品质最佳。4结论巨型稻秸秆青贮时间为7 d时,青贮料含水量约为50%,青贮品质评分最高;青贮饲料CP含量最高,为6.83%;CF、NDF、ADF含量分别为34.84%、69.55%、48.96%。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